北京今年已为2.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 北京支持经营主体纾困解难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(记者贾珺)为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,北京支持经营主体纾困解难,今年经营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,主体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在2023年开展为期一年的开展信用提升行动,多措并举助力经营主体增信、信用修复提质,北京全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。今年经营据了解,主体今年以来,开展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已为2.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了信用修复,信用修复对18.1万户主体暂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。北京
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畅通线上线下修复双渠道,今年经营对于能够通过信息系统查询的主体,无须提交证明材料,开展简化信用修复材料。信用修复全面压缩信用修复时限。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探索推进“在线申请+数据核查”的修复方式,实现信用修复“网上办、零见面”,助力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。2023年以来,市场监管部门已为2.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了信用修复,其中,通过线上途径为经营主体节约“跑腿”时间3100小时。同时,开展多平台行政处罚信息联动修复机制,建立“多口受理、协同处理、一次办成”机制,经营主体可实现“一次申请,同步撤下”,今年以来,已通过数据共享互认为10112家企业修复了行政处罚公示信息。
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,在年报公示、信用惩戒、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等环节,对信用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发布信用风险提示和指导。
设置信用惩戒“缓冲期”,对于首次未按时报送年度报告的经营主体,符合条件的不予执行有关信用惩戒措施或实施相关行政处罚,对因受灾情影响暂时失联的经营主体,可暂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。截至目前,对18.1万户经营主体暂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,10285户经营主体在缓冲期内主动进行了报送,避免信用受损。
实施公示信息抽查容错,对公示信息抽查中发现经营主体一般状态信息有误,或重要信息存在非主观故意明显错误的,未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,允许修改,鼓励经营主体开展即时信息自我纠错,今年已有693户次主体主动自我纠错。
责任编辑:赵英男
相关阅读
- 宿州:消费补贴持续加码 “电自”换新“立购立减”
- 救灾复产刻不容缓!“轻骑兵”快马加鞭驰援灾区
- “客家德比”韶关1分逆转,主队连胜出线前景明朗
- 梅县大黄村:5000亩梅州柚成就亿元村|产村融合蹲点记③
- 星露谷物语煤炭高效获取方法详解多种途径助你快速收集资源积累
- 用诗歌展现生命的丰饶蓬勃
- 台风“摩羯”来袭,这份农作物防范技术措施请查收!
- 创先赛道:英德增速9.1%领跑,陆丰赶超海丰丨县域经济观察
- 春运第4天,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144万人次
- 南农晨读丨火红的日子
- 你眼里的新疆是什么样的? “万人说新疆”分享会走进广东
- 这个中秋,我和清远丝苗米有个约会
- 《雾锁王国》第六弹免费更新发布 黑夜探索新内容
- @全省县级农技推广服驿站,你有一份扶持大礼包!
- 参赛指南|广东省农事运动会乡村直播大赛第二场海选赛,我们在中山等你来!
-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前往疏附考察交流
- 铭瑄推终结者B850M PRO WIFI主板 更强供电扩展售899元
- 肇庆广宁:1980万元“设擂比武”,激励25条省级典型村比学赶超
- 广东省2024年森林防灭火宣传月主题日活动举办
- “我的稻田一定要守住”!多方合力守护粮安